服设系:齐心协力抓建设 师生共创新佳绩

作者:郑军、丛淙来源:服装设计与表演系发布时间:2020-01-06浏览次数:109

 

服装设计与表演系紧紧围绕学院总体工作部署,持续加强对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以重点专业群建设和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核心,以系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机制建设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职业成长,取得了不少亮点成绩,今后,我系定当全力以赴继续推进我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教学方面

    为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办学方针,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等,我系立足学院已有条件,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突出学院特色和优势,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培养具有牢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强、创新和创业意识强的技能型人才。

在本年度的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过程中,修订了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业山东省教学指导方案提报了民族服装与服饰专业山东省教学指导方案;完成了省级名师工作室的国家级培训与工作室建设方案的制定工作;完成了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的调度工作(品牌服装设计、室内设计、服装立体构成、Illustrator平面设计);完成了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
    突出“以赛促教”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配合教务处,组织我系职业技能竞赛月活动,竞赛项目涉及专业有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视觉传播设计专业、动漫设计专业、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服装表演专业等。成功举办了2019届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作品展、2019年度音乐专业毕业作品汇报展。邀请校外专家、企业能手来我系讲座4次,参加社科活动6次。


王彩霞荣获“泰安市人民满意教师”称号


我系举办各专业技能竞赛月活动

科研为抓手,带动教学与教研工作。本年度,我系各专业教师屡获佳绩:孟祥三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1项,项目经费省资助1万元。李金强获得山东省艺术重点课题立项1项,李亚男、孟祥三、李先瑞获得泰安市社会科学课题立项各1项。张艳荣被评为泰安市社科专家。郑军获得山东省文化艺术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李金强、薛伟、于政婷、张超、孟庆刚、窦彬、孟祥三获得二等奖各1项,张艳荣、彭玉、张洛天获得三等奖各1项。受泰安市泰山挑山工党性教育基地领导小组委托,我系组织师生积极组织,完成泰山“挑山工”标志设计作品486件,获得泰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宋程程获得山东省第六届“超星杯”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李金强、韩兵、薛伟、叶峰、于政婷、王彩霞获得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银通·棉之稼”大学生校服设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窦彬的漫画作品《充电》经过全国初评、复评的激烈角逐,成功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提名奖赴京展出。杜岳获得中国纺织教学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服装表演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及专业授课竞赛一等奖。贠智展、武忍在学院组织的“第二届教坛新秀”评选活动中获得学院第二届“教坛新秀”称号。薛伟获得“路德杯”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奖金1万。孟庆刚获得山东省获第五届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教师组)三等奖,刘昌勇同学荣获(本专科学生组)三等奖。在山东省雷诺杯制版大赛中,我系2018级服设2班获得一等奖1名(全省两人),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5名。各专业学生申报山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38项。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业的徐丽婷、苏迪同学,服装表演专业的郭宇、孙鸣昌、郇楚钧同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王倩同学等6名学生入选首批“齐鲁工匠后备人才”。



泰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山东省大学生校服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


二、学生管理

服装设计与表演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多措并举、统筹推进,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全过程,利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重大活动,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拼搏奋斗,提升素质能力,走好成长成才的第一步。

 拓展育人广度,推进氛围营造。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广泛开展军训、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班会、主题团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让爱国主义精神在生心中牢牢扎根。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标兵等创建活动,打造主题教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塑造灵魂、润养心灵。开展第十八届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向传统致敬”书法临帖大赛、汉服创意设计大赛、古诗词大赛、《庆祝国庆七十周年》征文比赛、“礼赞新中国,放歌新时代”迎新晚会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共画报国“同心圆”,共聚创新“精气神”。

  

                                                                                                                      

                                             (撰稿:郑军、丛淙)